校庆添活力,学术引英才——华南理工大学蒋尚达教授与梁振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晓伟教授莅临我院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10

正值学校校庆日活动周,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我院特邀请华南理工大学蒋尚达教授与梁振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晓伟教授三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10月20日上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专题学术报告。院长陈立庄主持报告会,学院八十余名师生现场参会。

华南理工大学蒋尚达教授以《磁性分子的量子相干操控》为题,聚焦量子科学领域的核心热点展开分享。报告中,蒋教授从磁性分子的结构特性切入,系统阐述了量子相干操控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径,结合自身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磁性分子在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他通过生动的案例与直观的实验数据,将复杂的量子理论转化为易懂的学术表达,引发在场师生对量子科技前沿方向的热烈思考。

 


随后,华南理工大学梁振兴教授以《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为题,围绕新能源存储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进行讲解。梁教授指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因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电池体系的设计思路、电极材料的优化策略以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重点分享了团队在电解液稳定性、电池循环寿命改善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针对师生提出的“电解液离子传导效率优化”“规模化生产工艺” 等问题,梁教授逐一细致解答,为相关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杨晓伟教授以《长循环水系锌离子电池界面构筑》为题,聚焦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性能瓶颈与突破路径展开报告。杨教授从电池界面反应的基本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影响水系锌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因素,通过展示团队在界面修饰材料设计、电极界面工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提升电池长循环稳定性的创新方案。报告结尾,杨教授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师生探讨了水系锌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在场青年学者和学生的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

 


整场报告会期间,三位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研究经验,为师生们呈现了三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盛宴。现场师生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提问环节气氛热烈,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院长陈立庄在总结中表示,此次邀请三位国家杰青莅临讲学,既是校庆日活动周的重要学术活动,也是我院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校庆等重要契机,搭建更多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师生把握学科前沿、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为学校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区长晖路666号

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18号楼

邮编:212100

电话:0511-85635850

邮箱:jkdhhxy@just.edu.cn

版权所有 © 江苏科技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