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启航,赋能新生——环化学院2025级新生专业教育助力学子锚定方向

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10

9月16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集中组织开展2025级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四个专业的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与全体新生见面交流,围绕专业认知、学业规划与发展路径等进行深入解读,助力新生夯实专业基础、明确学习目标,为大学四年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工程:夯实基础,深耕环保领域

环境工程系主任陈芳艳教授从专业核心价值出发,系统介绍了学科特色与发展历程,详细阐释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及实验平台等优势资源。她指出,该专业就业率常年保持在85%以上,毕业生广泛就职于生态环境部门、环保企业和科研机构,考研保研率稳定,多名学生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她建议新生在大一阶段扎实学好数学、化学等基础课程,主动关注行业前沿,积极参与科研团队和“挑战杯”等竞赛,提早培养专业兴趣与实践能力。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明晰定位,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新能材系主任郭兴梅教授从专业内涵与发展趋势入手,结合数据和实例,介绍了该前沿领域的现状与未来。她强调,作为学校特色学科,该专业注重夯实专业基础与创新思维培养,并通过优秀毕业生案例激励新生树立远大志向。她鼓励同学们“迷茫时便去图书馆学习”,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与人文素养的培育,积极备战研究生考试。

应用化学:服务战略,搭建“理工交叉”桥梁

化学系主任徐晨教授“应用化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理工交叉桥’”为题,深入剖析专业定位。他指出,该专业依托学校ESI全球前1%的化学学科,有力支撑船舶、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国家关键领域发展。自2004年设立以来,专业师资队伍中8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背景,考研录取率稳定在43%–47%,其中超过半数学生进入中科院、985及211高校深造。他提醒同学们重视“四大化学”等核心课程,主动参与实验和课题组活动,培养科研思维,善用平台资源。班主任张景慧补充建议新生平衡学业、兴趣与人际交往,警惕“高考后松懈效应”。

能源化学工程:面向需求,赋能能源产业创新

化工系王旭裕老师以“能源革命背景下的专业使命”为主题,强调专业紧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聚焦新能源开发、高效转化与清洁利用。他介绍,本专业课程体系融合化学、材料与能源等多学科知识,依托学校实验室及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实践教学与产业实习。目前能源领域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可在新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及环保部门从事研发、设计与管理等工作,也可报考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向研究生,发展路径广阔。他鼓励新生主动关注行业前沿,积极参与竞赛与科研项目,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专业教育在热烈融洽的互动环节中落下帷幕,各专业负责人和班主任针对就业前景、学习内容与职业规划等新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和深入交流。本次活动内容充实、注重实用,切实缓解了新生在专业认知方面的困惑,极大增强乐新生身份认同和学习热情。

后续,学院将以“红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平台,持续开展新生适应性引导工作,通过“长山漫谈”品牌系列讲座,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及线上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新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顺利融入大学环境,稳步成长为符合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区长晖路666号

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18号楼

邮编:212100

电话:0511-85635850

邮箱:jkdhhxy@just.edu.cn

版权所有 © 江苏科技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